5月31日上午,我校博物馆昝淑芹教授承担的“长春地区白垩纪恐龙研究”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项目鉴定会在我校古生物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呼市、哈尔滨、长春等地的专家对项目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吉林大学副校长孙春林、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永泽、吉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高久春及省科技厅的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鉴定会。孙春林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了长春地区恐龙研究的重要性并呼吁吉林省科技厅继续资助该项目。
2000年,吉林大学博物馆在吉林省科技厅的资助下,拉开了长春地区恐龙研究的序幕。经过为期两年多的系统发掘与研究工作,共取得了下列主要研究成果:
1.对研究区恐龙化石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发掘和研究,填补了吉林省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
2.在研究区早白垩世泉头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恐龙蛋化石,经鉴定共有棱齿龙化石173件,肉食龙化石6件,鸭嘴龙化石25件,鹦鹉嘴龙化石33件,圆形蛋科蛋化石60枚,其中棱齿龙、肉食龙在长春地区为首次发现。
3.所发现的长春棱齿龙保存完好,修复后可装架真骨含量超过60%的化石骨架,该骨架将成为吉林省出土的首具棱齿龙恐龙化石骨架。棱齿龙化石在中国十分罕见,长春地区棱齿龙的发现为我国恐龙化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在研究区早白垩世泉头组地层中发现了两块珍贵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化石的发现为解决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属重大发现。
5.长春地区白垩纪恐龙研究的开展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极大关注,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该项研究同时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国内外知名度,也标志了吉林省的恐龙这一生物主要门类的研究正与国际接轨。
6.长春地区白垩纪恐龙化石的发现也为吉林省增加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对吉林省科普教育和城市旅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恐龙文化”有望成为吉林省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热点。
项目鉴定委员会经过充分讨论,认为项目组圆满完成了“长春地区白垩纪恐龙研究”项目,该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建议项目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成果。
吉林大学博物馆
2002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