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系列科普讲座第二期于22日晚上6:00如约而至。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在讲座上做了致辞,韩书记指出:“世界地球日在于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意识,倡导民众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环境。自然资源部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动员全社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大家深入宣传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珍爱地球,人和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致辞
同时,韩书记用一句句优美的古诗文,诠释了地球科学的浪漫与情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反映的是山地丘陵地貌,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与河曲这种作用密切相关,杨万里的青罗带绕碧玉簪,体现的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地球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接着,韩书记又将地球科学与哲学相结合,从另一个视角阐释了地球科学的意义与价值:“地球科学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乃至解释世界各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这个世界文明的进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地球的研究并不仅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也伴随着社会科学的思考。”
最后,韩书记指出地球科学科普工作是我校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贯彻碳中和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地球学科即将迎来七十周年华诞之际,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持续关注,关心我校地学学科的发展。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有正高级工程师、山西地质博物馆史建儒馆长,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田有教授,吉林大学唐敖庆英才教授、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单玄龙教授。
本次讲座由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地质博物馆馆长单玄龙教授和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梁琛岳博士主持。
本次讲座的第一讲由山西地质博物馆史建儒馆长讲授,史馆长向我们详细讲述了煤层气的成因、危害、开采方式、运输、利用等内容,以及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历史,煤层气在我国、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煤层气利用所面临的困难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山西地质博物馆史建儒馆长讲授《“变废为宝”的煤层气从危险温室气体向优质清洁能源的蜕变》
本次讲座的第二讲由田有教授讲授,田有教授主要从事火山与地震活动性、地球内部介质属性成像等研究工作。“上天容易下地难”,人类对地球深部的结构知之甚少,地球物理探测是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首先田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的类型,并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类型地震波的震动特点。其次田教授介绍了地层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成像的原理。最后田教授给出了一些通过地球物理手段,做出的地球演化模式,地球内部结构的示意图,让我们感受到了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的魅力。
田有教授讲授《看透地球:给地球做CT》
本次讲座的第三讲由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地质博物馆馆长单玄龙教授讲授,单院长深入浅出地讲授了资源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至关作用,介绍了自然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单院长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源利用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对资源的不同需求,并指出满足人们对新资源的需求正是地学人要努力的方向,探索地球奥秘,服务国计民生。
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地质博物馆馆长单玄龙教授讲授《资源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