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已将寒冬的残雪悄悄褪去,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里,3月9日,正值植树节来临之际,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一远古植物课正式开课。来自省市各中小学校的60余名学生走进高校博物馆,聆听高校教师授课。本次课程内容丰富,包括专家授课、镜下观察植物化石、拓片植物化石及参观博物馆四个部分。
博物馆聘请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古生物学博士李云峰老师授课,李老师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幽默的语言魅力向同学们讲解了生命起源、植物进化及环境变化等内容,使同学们了解到植物登陆过程的艰辛。
镜下观察化石是由地质博物馆刘雪松副教授授课。镜下观察化石是了解古植物结构特征的最直接手段之一,也是考验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提供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化石,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神秘的远古植物天地,通过触摸、观察,与远古植物心灵交流,激发探究知识的愿望。课堂上气氛活跃,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
拓片是将化石纹路转印到纸上的一种技术,也是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因是从原物上直接拓印下来,所以原物的大小长短、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自然逼真地表现出来,同学们通过动手制作拓片展开与远古生命的对话,深入了解植物特性。
叠层石是由蓝藻和菌类及其生命活动和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在外观上为由向上凸起的纹层连续叠置而成,广泛见于晚前寒武纪地层中。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叠层石位于澳大利亚的瓦拉乌那(Warrawoona)化石群,距今35亿年,是最早的具细胞结构生命。
本次远古植物探秘实践课向中小学生展示了一幅浩瀚神秘的远古植物画卷,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感受到浩瀚奇妙的古植物学知识,更亲自体验了悠久的拓片技艺,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古生物知识的学习热情,大家纷纷表示研学课程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收获。